中粮集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以来,发挥自身业务特点与全产业链优势,结合当地产业布局,致力于乡村振兴,助力边远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内蒙、宁夏——推动奶业现代化
“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布局
在国家重点扶持区域——美丽的科尔沁草原腹地通辽珠日河,中粮集团按照国家奶业振兴优化调整奶源布局要求,结合中粮旗下蒙牛公司136工程奶源战略布局规划,启动“中国乳业产业园东部中心10万头奶源基地项目”。至2021年8月,奶源基地项目中的第二座万头牛牧场正式投产交奶,日产鲜奶总量合计90吨,预计2025年产业园区奶牛存栏数量达到10万头以上,总产量达到2000余吨。通辽奶源基地项目有效带动了地区人员就业、种植、养殖、加工全产业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直接、间接带动约10万人口脱贫致富。
提升技术服务质量
中粮集团在内蒙古、宁夏地区开展“中丹中心金钥匙技术示范专场”,围绕牧场运营、营养、繁殖、挤奶、牛群健康管理、养殖管理等对牧场进行实地走访评估,出具牧场评估报告和整改方案,并对牧场养殖户进行实地指导,约200名牧场养殖户和技术人员参与并受益。用技术赋能助力养殖户降本增效。
由中粮集团旗下蒙牛公司开发的爱养牛平台“虚拟牧业技术学院”和“牛人慧2.0”联合百名各领域专家,组建畜牧、兽医、设备、管理、经营五大学院,面向牧业人员和农牧民免费培训。
美丽乡村美丽校园公益活动
2021年,中粮旗下蒙牛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与党建共建单位对偏远山村学校开展“两进一帮扶”(党史故事进校园、牛奶知识进课堂、捐资助学做帮扶)美丽乡村美丽校园公益活动。激发农牧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农牧民们持续致富增收的内生动力。
二、青海、西藏——民族团结助力发展,改善接班人营养
民族团结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中粮可口可乐甘肃厂在中粮可口可乐辖区内海拔最高的销售地区——西藏,由5名藏族员工组成民族项目部,在党员干部带领下积极开拓客户960家,年销量占拉萨区域30%。在民族团结助力企业经营的重要部署下,西藏区域连续4年销量持续位列甘肃厂第一。
门源、西藏青稞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
2019年至今,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与西藏当地企业展开深入合作,协助当地企业规划青稞系列产品生产线,帮助企业研发青稞杂粮制品,创新性研发出青稞苗粉产品。截止2021年4月,产品累计销售额逾2100万元。
青稞研发项目组深入与门源县、拉萨市等地青稞食品加工企业展开合作。向门源县当地最大的青稞加工企业提供3类5种产品共计50个指标的检测服务。同时,还为西藏地区企业改进生产线、加工工艺等进行技术指导。
洛扎县学生营养改善行动
洛扎县是地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的边境县。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专家团队在当地幼儿园、小学及初中开展实地调研,对当地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或检测,总结出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在和当地教育局、学校的深入交流后,计划为洛扎县制订符合当地条件的学生营养餐谱及食育课程,以期通过学生营养餐及食育推广切实提高洛扎县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
三、新疆、广西——发展“红色”番茄产业 民族团结谱新曲
“红色”番茄产业助力新疆农户增收
在中粮屯河乌什果蔬制品有限公司门口,农户开着拖拉机排着长队正在等候番茄交售,这一车车红彤彤的番茄饱含着乌什果蔬公司员工们的心血。为了提升农户单产和收益,中粮屯河公司利用“农民夜校”,到各村队对农户进行新技术应用培训,每年培训130多场次,培训1.1万人次。同时,以新技术示范为引领,分阶段组织现场会方式培训。从推广育苗移栽、杂交新品种、微肥技术、滴灌种植、机械移栽、机械采收等新技术,番茄单产较以往提升40%,农户每亩增收600余元。
中粮屯河乌什果蔬党支部2020年被乌什县评为“民族团结示范企业”,同时,党支部落实县委“百企帮百村”的号召,与亚科瑞克乡5村结对帮扶,多次进村慰问、帮扶,解决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2021年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民族团结一家亲
中粮糖业甜菜部各级党组织以“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联谊和“结亲周”活动为载体,落实结对子、勤走访、相互学、多活动、真帮扶。甜菜糖部干部职工与当地126户各族居民相互结对认亲,新宁糖业于2020年9月获得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
中粮糖业下属四方糖业协调察布查尔县海努克乡、坎乡、阔洪奇乡、伊宁县吐鲁番于孜乡、多浪农场等乡镇,帮助甜菜种植大户播种、压膜、补苗、拔草,向广大群众示范勤劳致富,克服等、靠、要思想。
民族团结“心连心”
今年春节和七一前夕,中粮集团崇左糖业党委书记、总经理白新虎带领班子成员分别深入陇丰、板兰、仁良、卜城等村委,走访慰问了一对一帮扶贫困蔗农和慰问了蔗区老党员,为他们送去了大米、花生油、公司自产的精制糖等慰问品和慰问金,并鼓励贫困蔗农要坚定信心种好甘蔗,实现增产增收,战胜暂时的困难,感谢蔗区老党员长期以来为公司蔗区发展的支持和帮助。
崇左糖业制定了公司经理班子成员和部门主管与蔗区贫困蔗农建立一对一帮扶方案,通过开展慰问活动,密切了公司与蔗农的关系,助力公司蔗区原料的保障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