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双创资讯 > 信息资讯
双创工作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将于12日开幕
发布时间:2021-10-11 来源:宁夏众创空间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网双创10月9日讯 2021年10月9日下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关情况。

  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发布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浙江大学教授吴晓波、第六届“互联网+”大赛冠军宋哲出席了发布会。

  据悉,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即将于10月12日在南昌大学开幕。此次大赛将聚焦建党百年的特殊时点、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起点、第一次在革命老区办赛的特殊地点,围绕“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的办赛目标,做强“底色”、点亮“红色”、突出“本色”、再添“成色”,力争办一届更出彩、更惊艳的国际大赛。

  吴岩在发布会上介绍了本届大赛的五大看点:一是“看育人”,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引导青年学生在赛中学、在赛中悟,扎根基层创新创业;二是“看融合”,组委会将举办“中国民族品牌主理人面对面”“全球生态文明智慧化高端论坛”等活动,做好大赛项目资源对接,让大赛成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三是“看变革”,今年赛制稳中有变,新增产业命题赛道、新设本科生创意组、限制年龄增加名额,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导各高校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广大青年学生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四是“看标杆”,大赛同期,还将组织第三届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和创新创业英才奖颁奖,激励广大高校教师争做师德高尚、潜心育人的“大先生”,激发青年学生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好学生”;五是“看范式”,经过7年历程,大赛带动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式变革。以赛促教,形成了新的培养观、质量观,成为了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周创兵表示,这是大赛第一次来到革命老区,也是第一次由地方高校承办,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等主办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全校师生共识共为、协力协同,聚焦“我敢闯、我会创”的大赛主题,突出“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的总体目标,坚持“精准策划、精心组织、精细实施、精美呈现”的办赛思路,以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倾心打造一届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全球双创盛会。

  吴晓波在发言中说,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潮头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潜能,在全国,乃至全球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而通过参加“互联网+”大赛等这样的创新创业活动,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同学焕发出了他们的潜力,有了更高的综合素养,在科研等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因为有了这样的创业精神,都能做出更不一般的成绩来。

  宋哲在谈到创业使命时表示,对于时代的青年、中国的航天科研工作者和刚起步的创业者而言,“互联网+”大赛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开阔眼界、打开格局的平台,希望在将来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地于国于民做出贡献。

  另据了解,大赛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亲自提议举办以来,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怀与指导。特别是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极大鼓舞了全体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为办好大赛指明了方向。

  7年来,大赛规模与质量逐年攀升,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最大的高校双创盛会。同时大赛秉持教育本色,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破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端与实践端的壁垒,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重要成果:

  一是组建了一支声势浩大的双创青年大军。七届大赛累计603万个团队的2533万名大学生参赛,实现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贯通;二是开出了一堂最有温度的国情思政金课。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450余万大学生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三是打造了一个融通中外的双创交流平台。第五届至第七届,三届大赛共有来自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0314个国际项目(三届项目数分别是1492,3291,5531)、30592名国际大学生报名参赛,实现“百国千校万人”参赛,大赛“国际范”“含金量”再创历史新高;四是促进了一场立体推进的双创教育改革。大赛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目前,全国高校已普遍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累计开课3万余门。各高校聘请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双创教师,专职教师近3.5万人、兼职导师13.9万余人。大赛与创新创业教育伴生成长,为新时代大学生绽放自我、展现风采、服务国家提供了新平台,为世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文/ 陆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