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双创资讯 > 双创工作
双创工作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全链式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21-03-09 来源:宁夏众创空间共享服务平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说到了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的心坎里。“新冠疫情凸显了人类社会同呼吸、共命运的特征和科技大国的先发优势,建议以全链式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为切入点,加强顶层设计和重点布局。”在与记者一小时的电话连线中,吴凡委员从战略布局、平台、人才乃至国民素养等多维度谈这个其实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命题。

  吴凡长期从事疾控工作,在与新冠疫情的鏖战中,这名“脑回路极快”的疾控专家“被刺激了”。“第一件事是在疫情发生之初,有消息称国外呼吸机不够了,马上就听说国外汽车厂商称,如果需要可以马上生产呼吸机。我纳闷:汽车制造流水线可以马上转身生产呼吸机吗?这种科技储备的弹性,让我很受启发。第二件事是关于疫苗研发,疫情发生不久,国外就有公司宣布开始研发新冠疫苗,进展之快让人没法不留意,一搜索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再搜索发现,其背后有国家研究机构长期的科研经费支持,这种生物技术储备让它在‘战时’可以很快投入新研发。第三件事是一名德国长期致力于研究冠状病毒的专家到访中国,原来,他在SARS后就一直坚持研究冠状病毒……”吴凡说,这三件事尤其触动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非常必要!

  “我们要系统谋划未来15到30年的核心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聚焦国家生物安全、精准医学与国民健康促进、‘上天、入地、下海’等关键战略领域,全面推动全链式科技创新。”吴凡以疫苗研发为例分析“全链式科技创新”,一支新疫苗的问世要有团队专注研发,有生产能力的生产线跟上,还得有医疗机构推进临床试验,这条链的上下游得是“快速的、走得通的”,当中没有“断点、堵点”,这背后需要统筹部署,全面推动全链式科技创新。

  具体怎么做?在吴凡看来,要充分发挥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作用,聚焦资源催生原始创新,可以通过“双一流”建设等重点投入加大对大学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着力增强学科前沿布局,加强数理化生、基础医学等基础学科建设,并以重大科学任务带动前沿基础领域的研究,同时鼓励自由探索研究。

  为“非常时刻”做“非常储备”,在吴凡看来,上海能有更大作为。2020年11月底,一个全新的机构——“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揭牌运行,吴凡兼任该研究院首任院长。该研究院聚焦上海和国家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领域重大问题,构建“全链式”技术共享平台。吴凡称,区别于现有疾控体系,该研究院不是为解决“日常问题”,而是为“非常问题”而生,要形成应对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的人才蓄水池、创新策源地、技术储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