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卫市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整合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经济、集聚创新人才,为中卫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是政策先行优化创新环境。一方面,中卫市为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成立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领导小组,出台了《中卫市科技创新后补助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卫市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等22条政策,对企业或个人自主研发、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及人才引进等给予扶持和奖励。同时,加大科技项目改革力度,完善了科技项目网上申报系统,在科技项目上“做减法”,对科研项目实施“两头严、中间松”管理机制,减少对企业研发过程的干扰。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成立了中卫市科技创新促进中心,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了组织保障。另一方面,市政府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逐年提高。每年对县区R&D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新建各类自治区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新认定国家新技术企业等12项主要科技创新指标纳入年度效能目标考核,强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实施。2018年,中卫市R&D经费投入约4.8亿元,增速52.8%,增速位列全区第一。2019年,中卫市又拿出5000万元的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各产业加快发展。同时,联合金融机构推进“宁科贷”项目,有效缓解科技型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
二是项目支撑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自治区各类科技项目,抓好重点科技项目实施,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一系列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应用,实现科技资源优势向科技经济优势的转变,科技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比如:利安隆(中卫)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又被自治区认定为“中小企业技术标杆”的高新科技企业,实施科研项目20余项,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推动公司新产品创新研发,已有产品优化工艺、提高收率、降低单耗,以及清洁生产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企业得到稳定快速的发展。利安隆(中卫)新材料有限公司实施的“芳香胺类抗氧化剂THANOX 5057新生产工艺技术研发项目”转化成功,产品成功进军国际市场。近年来公司累计申请科技后补助项目近40个,产值从最初的1000万元增长到5亿多元。
三是打造载体营造浓厚创新氛围。设立中卫市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引导企业与区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技术中心、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格局加速形成。从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园区合作、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合作共建创新平台等方面促进企业与东部地区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比如:紫光蛋氨酸公司联合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实施了对外科技合作重大专项“年产1万吨氰醇法制蛋氨酸项目”。海原县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华润集团成立了西部高端肉牛产业发展研究院。宁夏阜康生物公司与浙江大学共同承担实施了自治区东西部科技合作“养殖场沼液沼渣资源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其产业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