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王江平
(2019年6月24日 广州)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很高兴在这仲夏六月,与大家相聚在美丽如画的“岭南明珠”广州,共同出席第十六届中国中小企业高峰论坛。本次论坛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为主题,聚焦新时代背景下的产业机遇,探寻新增长要素和中小企业转型路径,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不断深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大批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智能制造、个性定制、协同生产等新生产方式不断涌现。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与各行业领域渗透融合,不仅深刻改变着传统产业、传统产品和传统服务,也催生了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有力推动着新经济的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
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政府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直面市场激烈竞争,对市场需求反应灵敏,适应需求进行创新的愿望强烈,是创新的主力军和重要源泉,在中国,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65%的发明专利,75%的企业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应当看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交汇,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随着创业创新浪潮的蓬勃兴起,简政放权的不断深入,极大激发了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热情与活力。但也必须看到,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方面,自主创新不够,企业创新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中小企业创新更是面临缺乏资金、人才、信息等诸多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的步伐。另一方面,专业化能力和水平不高,在我国,仍有大量企业集中在传统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存在核心技术缺乏、产品同质化严重、主业聚焦度不够等问题,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近年来,为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我国政府抓住涉及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重点从营造环境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法律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3条政策措施,彰显了中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高度重视,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指引。同时,全国人大将2017年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列入今年的执法检查计划,到目前在全国开展了一系列的实地检查和评估,并将提出整改措施,这必将有力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进一步全面落实。
二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我国政府着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最大程度实现准入便利化,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证照分离”,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动社会诚信建设,优化社会环境。同时,出台一系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开展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成本负担;全面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专项行动,加强中小企业权益保护。去年全年,全国每天新增市场主体近5.9万户,其中新增企业1.83万户,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在2018年世行营商环境报告中,我国排名较去年大幅上升32位。
三是融资环境不断改善。金融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国政府多措并举,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行差别化货币信贷政策,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央财政不断优化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方式,新设立了国家融资担保基金;2018年起,中央财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等政策性引导较强的地方进行奖补。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深入开展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前不久,我国科创板的正式开板,将通过落实好注册制等方式进一步带动整个资本市场的改革。
四是创业创新环境不断强化。一方面,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近期已公布了第一批248家企业名单。出台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共享资源、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连续举办“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有效对接创业创新资源。同时,中央财政支持地方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等创新创业特色载体,提高创新创业资源融通效率与质量。积极推进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设立运营,通过股权投资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另一方面,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搭建国家中小企业政策信息互联网发布平台。培育认定了一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双创示范基地。累计完成对9000余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的培训。此外,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累计批复设立12个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成功设立APEC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和首个海外“中国中小企业中心”。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一直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维护多边贸易秩序。近年来,我们不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持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切实加强外商合法权益保护,坚定不移地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共识持续扩大,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不仅让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也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新活力。下一步,我们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为着力点,加快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围绕两办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任务分工,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加强部门间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落地。同时,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工作,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二是进一步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不断完善普惠金融体系,支持民营银行和其他地方法人银行等中小银行发展,扩大中小企业信贷规模,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机制,充分发挥科创板、新三板作用,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此外,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母基金设立。
三是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发挥“小巨人”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支持中小企业上云,加快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深入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力度。
四是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实效。充分发挥各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集聚效应,明确载体定位,加强资源对接,完善服务功能;加强中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支持管理创新、技能创新,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职工技能。此外,推动建立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制度,加强中小企业的运行监测。
五是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深化中小企业领域的双多边政策磋商机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促进政策、贸易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强化“走出去”、“引进来”双轮驱动机制,推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加强海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拓展中小企业对接全球创新资源新空间。
女士们,先生们!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经济彼此相互依存、高度融合,习近平主席指出,“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对促进各国中小企业互利共赢、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本届中博会由中国、马来西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举办。中马是隔海相望的亲密邻邦,两国人民友谊源远流长,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7次远洋航海,曾5次到访马六甲。马来西亚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也是2015年第十二届中博会的联合主宾国,中马两国不断拓展和深化双边关系,给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促进两国和本地区的繁荣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国工发组织长期致力于促进和加快发展中国家及转型经济体的可持续工业发展,在支持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跨境工业合作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今年也是联合国工发组织连续第3年联合主办中博会。此次三方携手,共襄盛举,继往开来,为加强双多边中小企业交流合作提供了宝贵机会和广阔舞台。
今天的中博会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政商学届的众多杰出代表,在此,我衷心地希望各位与会嘉宾能够畅所欲言,围绕论坛主题,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交流沟通、贡献良策,共同探索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