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双创资讯 > 信息资讯
双创工作
扬州:“双创”示范,三年净增14万个“小老板”
发布时间:2019-05-07 来源:宁夏众创空间共享服务平台

  交汇点讯 来自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消息,截至今年4月底,扬州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03029户,突破50万户大关,这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了近96%。

  “2016年5月,扬州成功跻身第二批‘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行列,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的城市。三年来,扬州市紧紧对标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五部委有关推进‘双创’示范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激发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活力的特色做法,全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三年全市净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14万户,年均净增长率分别达到14%和12%多。”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胡春风告诉记者。

8-1

  深入调研,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降低创业成本,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真没想到啊,一天不到的时间,我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扬州小银星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毅,是扬州市第50万户市场主体的法定代表人,4月12日他在广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公司创立手续。“这两年儿童艺术培训市场火热,政府又出台了各种政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咨询到网上登记注册,再到窗口服务,整个过程十分便利。”张毅说,“极富人情味的体验”暖了创业者的心。

  和张毅有着共同感受的,还有千千万万的创业者。近年来,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下,扬州市场监管部门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推行名称自主申报、全程电子化登记、银行代办制等一整套改革举措,实现了“登记方式任你选,开办企业三日内办结成常态”的目标。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8年第4季度全省公司新登记用时情况显示,扬州市营业执照登记环节在全省用时最短,都在0.5天内完成,企业开办全流程用时2.38天。

  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朱彤说,正是由于多项改革措施的持续深入推进,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的条件,降低了创业的成本,民间投资活力被大大激发。扬州浙商联合会、浙江商会会长、江苏奥邦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林在珏说,“审批事项少、政策落实好、办事效率高,得益于扬州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很多浙商已经把家安在了扬州,还有不少老总的子女大学毕业后,直接就来到扬州和父辈一起经营企业,实现创业梦想。”

  在不久前发布的2018年江苏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评价结果中,扬州“不见面审批”指标获得满分,排名全省第一。

  构建创新通道,促进小微量质齐升

  扬州益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环保技术和装备研发生产的公司,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对其自主研发的再生资源的利用技术有着大量的进口需求。公司筹备设立时,负责人彭陆林心里曾暗暗打鼓:公司业务涉及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办理完营业执照后仍不能营业,需要到商务局、海关进行进出口企业备案、出入境企业备案、申办海关进出口许可证,其间还要多次在扬州海关和南京海关之间往返,多个部门、多项材料,整个流程下来可能得需要几个月时间。

8-2

证照联办、多证合一,服务效率大大提升。

  为了弄清整个办理流程,彭陆林拨打了扬州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的咨询电话。窗口工作人员告诉彭陆林,以前确实需要跑很多部门,经过很多复杂的许可备案流程,但现在已经不同了。从2018年6月30日起,江苏省实施了“三十证合一”的大力度改革,企业创办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和审核信息通过信息平台的数据共享,分别传递给相关部门,不用本人一一再到相关部门现场提交申请,就可以领取到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多证合一”营业执照,相关行政许可和备案信息都已经整合在一个本本上了。

  “足不出户,在半个工作日内办完以前要花费几个月时间才能了结的事情,为企业节省了成本和时间,而更重要的是,传递给了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胡春风介绍,近年来,扬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趁着为企业构建创新成长通道的契机,组织实施了以“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为链条的市场主体升级工程,在全省率先建成并开通了小微企业名录库,有针对性地为全市小微企业提供相关政策支持。近三年来,共引导“个转企”5000余户、“小升规”1200余户、“规改股”40户,服务推动了智途科技、瑞丰信息等“新三板”挂牌企业8家。2018年,全市新增注册商标10060件、总量突破6万件。

  小微企业的发展质态得到不断提升。截至目前,扬州全市有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1079户,较三年前增长41%,注册资本1千万—1亿元的私营企业19038户,较三年前增长109%多。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在市场主体中的占比达到近80%。近三年来,全市新登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超过8000户,行业结构向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调整。随着“双创”示范的深入推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在不断增强。

  创新监管方式,营造良好市场生态

  2017年,扬州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证照联动监管实施暂行办法》,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建成了市场监管信息平台,涵盖市级30个部门,实现了相关部门许可、监管、处罚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

8-3

积极探索构建新型高效的市场监管机制。

  有了联动监管平台,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便率先推行了跨部门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先后联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联合市通讯管理办公室、市邮政局、市公安局对全市为网络交易提供营利性服务的企业,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抽查,取得了良好的市场监管效果。

  为进一步扩大“双随机”抽查的覆盖面,2018年扬州市又创造性地采取了“汇总取重”的方式,组织开展了不定向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将市级机关28个部门的520家企业,与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待查的10379家企业进行汇总取重,对被重复抽取到的25家企业进行了检查。“企业对此非常满意,认为没有出现十几个执法部门一起上门检查的情况,避免了过去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现象。”胡春风告诉记者,近年来扬州市通过积极探索构建新型高效的市场监管机制,减少对企业的直接检查,逐步实现了“一次检查、全面体检”,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

  今年春节长假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上午,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就来到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研,要求对标世界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扬州办事创业的营商环境,为年轻人、外地人打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重振扬州的第四次辉煌。“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双创’示范效应的推广,更高质量推进载体建设,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的‘扬州经验’。”胡春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