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建设特色小镇,重在高密度集聚创新要素,高频率激发创新活动,大力度厚植新兴产业,使特色小镇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平台。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重点任务之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浙江率先在全国推出特色小镇建设,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和创新举措。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经济发展要突出增强新动能。新动能的核心内涵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高标准建设特色小镇重在高密度集聚创新要素,促进协同创新;高频率激发创新活动,大力度厚植新兴产业,使特色小镇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平台。
特色小镇营造生产、生活与生态融为一体的环境,代表了未来城市发展和新兴产业生发的新理念,也是特色小镇的优势所在。特色小镇虽然多数地处城郊,但扎实践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理念,注重三生融合,优越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其与中心城区的差距,生态环境、社区服务、人文关怀使得特色小镇在城郊有利的区位上占据了较高的生态位,从而加速了创业者、风投资本、科技人才、孵化器等高端要素的集聚。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要素合理流动、共享和碰撞,激发创业创新的火花,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生产要素放大社会生产力的乘数效应,使得特色小镇活力无限。
创新是特色小镇的原始基因,产业融合是特色小镇的灵魂,要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以创新引领新动能培育。
创新是特色小镇的原始基因。特色小镇培育新动能,靠的不是简单集聚高端要素,不是简单提供政策优惠,而是按照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政策链等“五链”融合的理念,构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营造有助于培育新动能的产业空间环境。云栖小镇以“政府主导、名企引领”的创新模式,为各个领域的传统产业、草根创业者和来自全球的高科技人才,构建了“创新牧场—产业黑土—科技蓝天”的创新生态圈。紫金众创小镇依托浙江大学,打造集产业技术研发、人才汇聚、公共服务、金融资本、知识产权交易、创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社区,推动政产学研高效协同。萧山信息港小镇凭借1个“智汇港”+X个“智慧谷”构成的创新开放生态圈,以产业+基金+双创平台的融合模式强势崛起,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创新的高地。
产业融合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扣准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扁平化的脉动。以数字经济和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具有集成创新、跨界融合的特征。新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引发新业态,在新一轮技术、信息和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正焕发前所未有的活力,展现催生新动能的无限潜力。特色小镇也在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在既有产业基础上寻找产业升级和转型的突破口,原有产业的功能被深度挖掘,产业活力被重新释放。互联网带来的“蝴蝶效应”影响诸多产业,成为撬动经济转型的重要支点,基于互联网的产业融合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表现尤为抢眼。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成为深度融入互联网理念、广泛应用数字化技术的产业社区。
产业创新平台是特色小镇的亮色,要定位产业创新平台,